發布日期:2019-08-09 07:15:33 來源:
發布會現場(劉陽攝)
今年籌拍老商埠主題電視劇
記者:老商埠是市中也是濟南獨一無二的文化符號,“商埠文化”別具一格。請問,近年來市中區在推進濟南老商埠發展上有什么舉措,老商埠有何發展變化?
市中區委常委、宣傳部部長、教育工委書記王書信:老商埠區是濟南中心城區傳統建筑保存最多、最為豐富的區域,區域內不僅有濟南傳統地域建筑,還有西洋古典建筑和仿洋風建筑,其中僅文物保護單位就多達40處。沿街建筑以傳統商業、居住建筑為主,其中文物保護單位、推薦歷史建筑和傳統風貌建筑三者占了商埠區沿街建筑的31%,成為年輕人拍照打卡的必選地。
市中區在尊重傳統街巷肌理的原則上,通過更新而非重建、應保盡保、風貌延續、活力復興的設計策略,嚴格保護區域內的文物、風貌建筑等歷史的真實遺存,如現在的張采丞故居等在內的一大批歷史文物,都得到了很好的保護和開發。甚至還有已經倒塌不復存在的建筑,也根據遺留下來的圖紙進行原樣重建,打造商業、餐飲、旅游、文化傳承為一體的融匯老商埠。尤其通過今年發展夜經濟的各項舉措,將老商埠片區打造的更加靚麗多彩,各種主題餐廳、音樂酒吧、啤酒花園在夜色下流光溢彩,讓“百年商埠”煥發全新生機。
下一步,市中區將在保護現有文化的基礎上,從交通、建筑風貌、市政基礎設施等各個方面進行提升改造,將“展現全國唯一自主開埠歷史地段的重要史跡、以國際標準打造濟南古今交融宣傳新名片、傳統文化活力特色展示新高地”作為導則目標,以“保護為先、功能復合、著眼為本、分類整治”為策略,突出商埠區的歷史文化底蘊。同時,今年計劃籌拍一部以老商埠為主題的歷史題材電視劇,全面展示濟南近代人文、商業變遷史,深情演繹濟南人創新精神、愛國情懷,深度挖掘濟南在新時代文化商業旅游這方面的價值。
突出事項“一次辦成”服務“一步到家”
記者:“事項一次辦成、服務一步到家”是市中區營商環境的招牌特色,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,市中區做了哪些工作,推出了哪些利好企業發展的政策?
市中區副區長李咸梁:近年來,市中區委、區政府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,秉承“請讓我來服務你,就像服務我自己”的理念,突出事項“一次辦成”、服務“一步到家”,全力打造金牌營商環境。
一是簡化辦事流程。最大程度地整合優化審批流程,實行“一窗通辦”,有效減少材料重復提報和現場查看時間。推廣個體工商戶“你說我辦,口述辦照”簡易登記改革,申請人憑身份證,即可辦理、當場發照;推出“承諾辦,信易批”容缺受理模式,為符合條件的企業提供容缺受理服務。
二是創新服務方式。開展“就近馬上辦,我跑幫代辦”服務,街道和社區可就近辦理80余項政務服務事項,極大方便了企業和群眾辦事。建立“市中好辦事”微信平臺,打通部門之間的信息壁壘,打造服務企業、群眾“一張網”,穩步向不見面審批和“指尖辦”邁進。
三是強化政策支持。去年以來出臺《關于加強市場主體建設促進企業發展的意見》,從產業引導、創業扶持、金融支持等6個方面制定了100條措施;出臺《企業上市扶持辦法》,對申請在新三板掛牌的企業、公開發行上市的IPO企業、境外公開發行上市的企業,均提供資金扶持及相關政策支持;出臺《“品質市中·人才強區”計劃實施方案》,實施企業高管個人所得稅獎勵政策,在住房補貼、人才公寓、子女入學、醫療保障等方面做好服務保障;出臺《雙招雙引及安商穩商重大事項一事一議工作試行辦法》,定期召開專題會議,實行“一事一議”制度,確保項目高效簽約落地。市中區下一步將推出關于加強樓宇經濟、總部經濟的意見,并出臺具體的實施辦法,為企業發展提供更多“真金白銀”的支持。
上半年累計引進億元以上項目70個
記者:今年以來,市中區成功舉辦“牽手濟南·選擇市中”“品質市中·聚力賦能”等多場大型對外推介活動,并多次前往北上廣深等地開展異地招商,都取得了哪些成果?下一步,在招商引資方面還會有哪些舉措?
市中區副區長付華:今年上半年,市中累計引進千萬元以上項目502個,其中億元以上項目70個。世界500強方面,思愛普、寶鋼氣體、中鐵建投資、華潤電力等一批大型企業區域性總部先后落戶。金融業方面,引進前海保險、陸家嘴國泰人壽、國盛證券等一批優質項目?;ヂ摼W產業方面,人民網信息技術、滴滴出行、赤子城科技、比木科技等一批新模式新業態項目落戶。特別是隨著山東省財金創投新舊動能轉換股權投資合伙企業、中俄能源合作投資基金管理(濟南)有限公司等多家大型基金投資類企業的入駐,市中區基金投資類企業運營資金規模超1600億元,走在全市乃至全省各區縣前列。
下一步,市中區將加大政策優惠力度,為招商項目“一事一議”,“量身定制”優惠政策,第一時間協調解決項目在資金、審批、落地和建設等方面存在的問題;加大招引工作力度,更多的“走出去、引進來”,為市中發展招引更多質量優、前景好的“源頭活水”,以打造“二環南路科技創新產業帶”為抓手,狠抓載體建設,為項目“落得下、發展好”提供廣闊空間;加大優化營商環境力度,進一步提升政務服務水平,優化企業發展環境,不斷提升企業和群眾的便利度、滿意度,助力企業輕裝上陣“加速跑”。
在全國率先實現公辦集團化辦學100%全覆蓋
記者:市中區的教育工作走在了全市、全省、甚至是全國前列,請介紹一下市中教育成功經驗。
市中區副區長李咸粱:近年來,市中區全力打造“名校云集、名師輩出、社會滿意”的品質教育示范區,取得可喜成績。今天,市中教育是市中區的一張靚麗名片。
一是集團化辦學成績出色。市中區在全國率先實現公辦集團化辦學100%全覆蓋。自2013年在全市率先啟動集團化辦學以來,先后投入6000萬元,打造20大教育集團,以品牌學校帶動新建學校、薄弱學校、城郊學校“抱團”發展,把好學校辦到居民家門口,有力破解城鄉二元難題,實現城鄉教育均衡發展、全面提升。
二是素質教育創新發展。市中在全省率先實施“零起點教學”。全區學校全部開設入學適應性課程,不加快進度、不忽視差距、不扼殺興趣,堅守教育啟蒙權,緩解家長焦慮。
三是惠民教育更加暖心。通過近幾年的努力,市中在惠民教育上實現了5個100%:學生午餐問題100%全解決;課后服務工作100%全覆蓋;學生校服費、書本費100%全免除;全區所有學校千兆光纖全接入、錄播教室及視頻互聯互動系統100%全覆蓋;空氣凈化及新風系統100%全覆蓋。同時,區未成年人素質教育基地一期工程投入使用,為全區青少年提供全國一流品質的校外素質教育資源。
山東數字產業大廈(通訊員供圖)
數字經濟從“無中生有”到“產業集聚”
記者:市中區的數字經濟從無到有,發展壯大,請問在促進數字經濟方面有什么創新性做法,下一步有什么新舉措?
市中區副區長付華:市中率先在全市布局發展數字經濟產業,成為全市乃至全省最早系統做好數字經濟頂層設計的區縣,獲評山東大數據產業集聚區,目前山東數字產業園一期已經成功運營。
市中區體制機制創新,發展的內生動力強勁,出臺一系列大數據實施意見以及招商政策;合作平臺創新,與國家工信部電子一所等國家級產業機構對接合作;發展業態創新,與行業知名企業合作,豬八戒網、譽存科技等涵蓋大數據、金融科技、物聯網、人工智能等領域的企業紛紛落戶,產業發展閉環生態和產業效應逐漸顯現,實現從“無中生有”到“產業集聚”。下一步,市中區將持續做好山東數字經濟產業園產業引進培育工作,加快推進互聯網、大數據、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,實施“企業梯度培育工程”,構建完善的產業增量發展生態機制,先試先行打造多場景5G應用示范項目,打造產業公共服務平臺,為入駐企業提供更好的成長發展環境。未來,在推動新舊動能轉換的征程中,市中區將為濟南數字經濟貢獻更大力量。